1.比起忍受孤独或忍受贫困,需要更大的毅力。贫穷只是降低人的身份,但孤独会损害人的性格。
2、年轻人畅谈自己正在做的事,老年人细诉自己曾经做过的事,愚者高论自己想做的事。
3、真理喜欢批评,因为经过批评,真理就会取胜;谬误害怕批评,因为经过批评,谬误就要失败。
4、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。你要当作家,当批评家吗?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。
5、精神的浩瀚、想象的活跃、心灵的勤奋:就是天才。
6、敏感从来不是伟大天才的优良品质,伟大天才所喜爱的是准确。
7、我相信如果谎话可以用于一时,从长远看来它必然是有害的;反之,真话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有用的,尽管暂时也会发生害处。
8、不读书的人,思想就会停止。
9、哲学是理性和科学的朋友,而神学是理性的敌人和无知的庇护者。
10、既然他经常俯伏在银箱上,他怎么会上升到高尚的境界?
11、人生是海洋,希望是舵手的罗盘,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。
12、天才是各个时代都有的;可是,除非待有非常的事变发生,激动群众,是有天才的人出现,否则赋有天才的人就会僵化。
13、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。不管愚蠢的人对它如何赞颂,坏的东西总要消逝;尽管无知对它怀疑,嫉妒对它狂吠,好的东西总会存留下去。
14、人不可孤立,孤立则危。
15、如果道德败坏了,趣味也必然会堕落。
16、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,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。
17、想象,这是种特质。没有它,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,也不能成为哲学家、有机智的人、有理性的生物,也就不成其为人。
18、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,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,真就显得美,善也显得美。
19、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,说明你是聪明的人;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,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;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,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。
20、深刻的思想就像铁钉,一旦钉在脑子里,什么东西也没法把它拔出来。
21、我把科学的广阔园地,看作是一个广大的原野,其中散布着一些黑暗的地方和一些光明的地方。我们的工作的目的,应该是或者扩大光明地方的界限,或者在原野中增加光亮的中心。
22、没有目的,就做不成任何事情;目的渺小,就做不成任何大事。
23、感情淡薄使人平庸。
24、如果你不必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,这世界将是何等出色的一台喜剧。
25、人类既强大又虚弱,既卑琐又崇高,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。
26、只有情感,而且只有大的情感,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。
德尼·狄德罗(Denis Diderot,1713年10月5日 —1784年7月30日),出生于郎格勒,法国启蒙思想家、唯物主义哲学家、作家、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,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。他的热忱和顽强使他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,同时著有《对自然的解释》以及《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》等。
狄德罗的哲学思想既反映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,又夹杂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。1749年发表的《论盲人书简》充分表述了唯物主义思想。这种思想没有停留在以触觉为衡量事物存在与否的准则上,深入到了理论思维的领域。狄德罗把世界设想为一个大系统,其中存在的只有时间、空间与物质;物质本身具有活力,能够自行运动,不需要它以外的神秘力量参与;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,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造成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,这个世界是统一的,统一于物质;由于物质不断运动,永远处于变化的过程中,所以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;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,联系与统一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蕴涵关系。在狄德罗的自然观中,含有转化的观念。他肯定自然事物可以相互转化,转化还涉及事物质的变化。但狄德罗的自然观仍然存在形而上学倾向。他把一切变化都归结为“纯粹数量增长”,把自然中的因素看作是一成不变的,由元素组合的事物,通过嬗变而彼此交替,只能形成循环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