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词佳句 > 经典语录 正文
【尊老敬老的名言孟子曾经说过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古代社会是如何尊老敬老的

时间:2023-05-04 18:38:17 阅读: 评论: 作者:佚名

最近一部电视剧火了。《都挺好》触动的,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,里面涉及的家庭、养老等问题,引起深刻的社会反思。其中有文章提到:"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。"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一句话,就解释了最近爆火的国产剧《都挺好》里所有的矛盾。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.5亿,养老问题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。

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优良品德,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。孔子曾经就说过:做子女的能活下来,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;孟子说:"老吾老以及人之老",要求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家的老人,还要孝敬社会上的所有的老人,而从古至今,各朝各代对于敬老爱老都非常看重。

"乡饮酒礼"敬老贤

周朝规定,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"乡饮酒礼"。酒由地方官主持,60岁以上的长者上坐,50岁以下者站着等候,以示尊敬。

尊老惩虐待春秋战国,诸侯割据,战乱连年,但各国对老人仍然是敬重和关照的。当时规定,凡70岁以上的老人,可免1子服役,8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2子服役,90岁以上的老人,可免全家服役。《秦律》上规定了惩治虐待老人的办法:凡是殴打、虐待60岁以上的祖父母、曾祖父母的子孙,要将其流放或处死刑。

敬老授粥

西汉时,汉文帝规定了《授粥法》:对80岁以上的老人发给当年新收获的大米,每人每月1石、鲜肉20斤、醇酒5斗。90岁以上的老人,另外加发丝绸1匹、丝絮3斤。所发米物由县令检查,并责成县尉、县丞亲自登门发放;中央还要选派德才兼备的大臣到各县巡查,如查出违令者即予惩办。

优待老人礼有加

唐太宗李世民,非常敬老尊贤。他对灭隋兴唐的老一辈功臣关怀备至,对重要功臣还赐姓李,视为父兄,亲如骨肉。唐代十分注重孝道。规定:"男人七十、妇人七十五以上者,皆给一子侍。"除了定期发给80岁以上老人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帛作为养老金外,还规定,每年腊月聚集乡里的老人,行饮酒礼,由官府出资,举办酒宴,"使人知尊老养老之礼"。唐肃宗时建立了"普救病坊",照顾无人赡养的老人。

亲老赐爵

明太祖朱元璋曾"诏天下养老之政"规定:凡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,只要乡里称善,人为正派,贫无产业,无人赡养,均可"月给米8斗,肉5斤"。朱元璋颁令"凡绅士,年满80岁,赐爵壮士",免除一切徭役,享受"与县官平礼"的荣誉。

明代对老人有三种优待,一是"尊年高",二是"设里正",三是"优致仕"。清代,康熙、乾隆两帝凭借国家雄厚的财力、安定的社会环境,先后几次举行规模宏大的"千叟宴",为"康乾盛世"添写了一段佳话。清朝规定,儿子再穷也必须设法赡养父母,如果因贫困导致父母自缢身亡,要按照过失杀父(母)罪被杖责100下,流放1500公里。

《诗经·大雅·既醉》云:"孝不匮,永不尔类。"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,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,乃至整个民族。古代敬老、养老习俗,相沿至今,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: